李世民早年一向身体强壮,为何活到51岁就去世了?原因很简单
2023-08-17 19:26:27 来源:中华网热点新闻
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仁义明君,为后世的发展立下了很大的功劳,比如说唐朝的李世民,虽然也有一些争议存在,但是在整个历史上却有很高的声望。他在做皇帝期间,开启了贞观之治,把唐朝的发展推向顶峰,开启了万国来贺的新局面。
五十而知天命,在古代的时候,50岁的人就算得上一个老人了,活到50岁也不算短命。但是要知道唐太宗的身体一向非常的好,要不然年轻的时候也不会在战场上立下那么多的功劳,应该是一个很长寿的人,但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,他活到51岁的时候就去世了,这样一个身体强壮的人,怎么会突然去世了?难道里面有什么说不得的原因吗?其实如果真正了解李世民的人就知道,他的身体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好。
(资料图片)
早年透支身体,丧失生育能力
对于武则天,很多人都是知道的,她在是李世民的妃子的时候,并没有生下一子半女,但是在在嫁给了李治之后,先后生下了6个子女,可见武则天的生育能力还是很强的,但是她为什么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呢?也许有人会这样说,主要原因是武则天在当时的时候并不得宠,这可能有一方面的原因,但是主要原因却不是如此,就算她当时得宠也是没有用的,据说当时李世民已经没有生育能力了。李世民有30多个子女,其中有14个儿子,最小的女儿出生于贞观8年,虽然最小的儿子李明,没有记得确切的出生年日,但是第13个儿子李福,也是出生于贞观八年,可见在贞观8年之后,他就只生过一个孩子。
从这个频率中可以看出,他几乎每年有两个子女出生,但是在贞观8年之后,生育能力大大降低,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这个能力了。当时的李世民才37岁,这应该是正处于青壮年的时期,但是这个时候却不能生孩子,就可以推断出他的身体并不是那么的健康。身体之所以这样不好,也和他曾经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,众所周知,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,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对外征战,虽然在战场上立下很多的功劳,但是也让身体受到了很多的伤害,甚至留下了一些隐疾。睡觉吃饭时间都不按正点,这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损坏,而且在作战的过程中也经常深入险境,生存环境也是非常恶劣的。
长期的征战,再加上饮食作息不规律,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,因此也留下了一身的伤病。如果精心护养的话,可能还会多活几年时间,但是在他当了皇帝之后,励精图治忙于政务,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。再加上他在30多岁的时候,就有了30多个儿女,可见在女色方面也不是很节制。所以这一系列原因,也让他的身体处于提早透支的状态,影响了他的寿命。
遗传病--唐朝皇帝的梦魇
唐朝的好几位皇帝,都有一种风疾的遗传病,常年被这种病所困扰,李渊、李治,以及后来的唐顺宗、唐文宗等等,都受到了这种病的折磨。风疾,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中风,主要症状就是头晕目眩,身体麻木,严重了会双目失明、半身不遂,直到死亡为止。李世民年轻的时候就有这种病,经常的会头晕目眩,再加上他在南征北战中留下的一些伤,也给身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。
而他所居住的太极宫,每到阴雨天气都非常的闷热,湿气很重,这也让他的身体非常的不适应,所以在晚年的时候他才大力的修建大明宫。贞观19年,在东征高句丽以后,战争的辛劳,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,后来又患上了痈病,给身体造成了很大的摧残,所以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。
痴迷丹药--病急乱投医,走上不归路
对于秦始皇生前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这件事,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,李世民对其就非常的不屑,但是当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的情况下,也是坐不住了,所以开始病急乱投医,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,也开始寄希望于丹药,希望能够延长自己的寿命。唐朝的外交政策是非常开放的,所以也吸引了很多的外国方士到这里来发展,在贞观22年的时候,就有一个自称200多岁、擅长长生之术的印度婆罗门三僧被李世民接入皇宫,开始为他炼制丹药。长达一年的炼制时间,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也炼制成功,但是没吃几次,他的病情就恶化的很严重了,最后连御医也没有办法,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。
心理阴影
众所周知,李世民之所以最后能够当上皇帝,是踏着兄弟的尸骨上位的,虽然表面上漫不经心,但是在他的心理上也造成了很大的阴影,据说他的睡眠状况一直不是很好,经常的做噩梦,梦到被自己害死的兄弟来向他索命,导致夜不能寐。夜里非常的害怕,所以就派秦琼和尉迟敬德这两位将军,站在他的宫门外站岗,因此民间也称这两位将军为门神。
在他晚年的时候,他的儿子又因为继承皇位而兄弟相残。他的长子李承乾,本来被寄予了厚望,但是他的性格却非常的放荡不羁,整天的花天酒地,而且在民间胡作非为,最后因为图谋不轨被废了太子之威。而且李泰的野心也非常的大,李世民也非常的讨厌他,因此就疏远了他。嫡三子李治是一个非常仁义的人,所以他就把皇位传给了李治,没过多久之后就去世了。所以虽然他在年轻的时候非常强壮,但是因为种种的原因,让他在51岁就去世了,也是可以说得通的。
参考文献:《旧唐书》《资治通鉴》